
人物简介
席奇,中共党员,景德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专任教师,高级双师型教师。具备TCSP网络安全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等专业资质,深耕教育教学一线19年,年均授课超500节,学生评教成绩均为优秀。曾获景德镇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连续多年获评“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近年来,指导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华为ICT大赛中斩获全球二、三等奖及国赛一、二等奖,在蓝桥杯等各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助力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华为中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是“三全育人”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找到服务国家的价值坐标。”这是席奇老师深耕教育一线19年来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从2006年硕士毕业踏入教坛,到如今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领航者,他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育人、科研与管理的多重岗位上,书写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扎根教育沃土,践行育人使命
“学网络技术,不仅是掌握一门谋生技能,更是要为国家数字安全保驾护航。”在席奇老师的课堂上,这样的价值引领从不是生硬的口号,而是融入专业知识的生动实践。讲授网络安全课程时,他将数据比作“数字时代的国家资产”,用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维护网络安全就是守护国家利益;讲解路由交换技术时,他自豪地展示华为5G通信、国产网络设备的突破,让学生以学习国产技术为荣,在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这种理想信念的传递,还体现在竞赛指导的点滴中。每年指导华为ICT大赛、蓝桥杯时,他不仅带着学生攻克技术难题,更会告诉他们:“每一次网络搭建的优化、每一个故障的排查,都是在为未来参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累能力。”2024年,他指导的邱志强等学生斩获华为ICT大赛国赛一等奖、全球赛二等奖。邱志强曾坦言:“大二时我对网工专业一片迷茫,是席老师让我明白,学技术能为国家做贡献,这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以德立身立教,塑造师德典范
19年来,席奇老师始终以“育人”为核心,将道德情操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班主任,他曾长期身兼数职,面对“教学+管理+科研”的多重压力,甚至因过度劳累多次住院,却从未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在修订2019-202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他反复调研企业需求、倾听学生心声,既要兼顾考研学生的课程需求,又要融入华为中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体系,还要符合学校“双减”要求。最终形成的“毕业证+资格证+竞赛技能”培养模式,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本领,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面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从不放弃,用“闯关玩游戏”的比喻拉近学生与专业的距离——“学理论是解锁技能,做实验是过实战关”,再用华为ESP仿真软件带学生实操,哪怕学生查出一个小故障,他都会及时肯定,帮学生攒足信心。

深耕专业领域,锤炼过硬本领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条奔流不息的河。”作为网络工程领域的资深教师,席奇老师始终紧跟技术前沿,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课程中融入华为、讯方等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行业前沿。为帮助学生考取华为中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他联合校企实验室还原企业真实场景,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还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训。在他的指导下,众多学生不仅拿到认证证书,更在就业时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被移动、电信等企业青睐。备赛指导中,他更是展现出精准的专业判断力。针对学生专业基础差异,他将备赛团队分组:基础薄弱的学生先夯实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基础操作;基础好的学生则演练真题、熟悉竞赛难度。从简单网络搭建到复杂配置,他一步步带学生突破技术瓶颈,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

情系学生成长,甘做育人春蚕
“每个学生都是待雕琢的璞玉,用心浇灌终会绽放光彩。”席奇老师的仁爱之心,藏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里。他牵头组建专业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华为、宝德等企业的免费夏令营,不仅带学生感受企业文化,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次夏令营期间恰逢学生生日,他协调企业准备蛋糕,组织三四十名学生一起庆祝,让远离家乡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平常他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便特意设计小组合作、成果汇报等环节,鼓励学生展现才艺。从专业知识到职业规划,席奇老师会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问。许多学生毕业后,仍会主动和他分享工作、考研的喜讯。而这份信任与牵挂,也成为他坚守教坛的最大动力。

十九载春秋,席奇老师用理想信念引领方向,用道德情操坚守初心,用扎实学识赋能成长,用仁爱之心温暖心灵。他就像一盏灯,不仅照亮学生的专业之路,更点燃他们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火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在教育的沃土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和学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