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景院喜报 -> 教师获奖 -> 正文

首页

【喜报】我校生环学院陈丽明博士在浮梁茶园精准管理与安全生产研究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信息来源:生环学院 作者:郑小俊 发布日期:2025-09-30

(本网讯:生环学院)近日,我校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陈丽明博士,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农林科学领域JCR分区ESCI一区的《Frontiers in Agronomy》国际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ea plantation slope position modulates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allocation in tea plant organ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risks and sustainable plantation management”的研究成果,景德镇学院为该论文的唯一署名单位。

论文成果展示

浮梁县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重点茶产区,其茶园多分布于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坡位是影响茶树生长和元素积累的关键地形因素,然而其对茶树各器官养分吸收和金属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该研究以浮梁县典型丘陵茶园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茶园上、中、下三个不同坡位对茶树各器官(包括茎、成熟叶、嫩叶、果实和凋落物)中营养元素(氮、磷、钾)和重金属(镉、铅、铬等)积累和分配的调控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坡位对茶树元素积累具有显著影响。上坡位的茶树器官,尤其是果实和嫩叶,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下坡位。而在重金属方面,镉和铅主要富集于上坡的成熟叶片,铬则在下坡的茎和果实中显著累积。健康风险评估表明,虽然总体风险可控,但坡位特异性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重金属目标危害商数(THQ)的贡献率

研究基于浮梁茶园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上坡位应控制氮肥投入,避免营养过剩;中下坡位需补充易淋失的磷、钾元素;下坡位应限制含铬农药使用,并可通过施用生物炭或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优化丘陵地区茶园管理模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89/fagro.2025.1670025

(供稿:生环学院通讯员郑小俊)

(编辑:喻振鑫/一审一校:李婷婷/二审二校:胡铂/三审三校:赵雪政)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新闻网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