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景院要闻 -> 正文

首页

全省教育系统“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动在景德镇学院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可、胥晴、付珍 发布日期:2025-10-26

(本网讯:文|张可/图|胥晴、付珍)一纸家书载家国深情,一段故事承红色基因。10月25日下午,由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教育系统“回望峥嵘读初心——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景德镇学院站)在景德镇学院音乐报告厅举行,全校师生通过线上同步直播、线下现场观看的形式,沉浸式接受红色精神熏陶,让思想政治教育直抵人心。

集体合影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社政处二级调研员彭桂生,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郑芳,景德镇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岑波,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陈小林,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云霞,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心,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海江,景德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来自省内多所参演院校的领导和嘉宾齐聚现场,与我校师生一起在“声”入人心的沉浸式体验里,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大课。

领导嘉宾

巡演在景德镇学院选送的的瓷乐演奏《送郎当红军》中拉开帷幕。此外,景德镇学院选送的歌舞《花开中国》,以瓷都特色艺术形式与新时代歌舞演绎诠释了家国情怀,让红色故事更具感染力。

景德镇学院选送节目《送郎当红军》

景德镇学院选送节目《花开中国》

景德镇陶瓷大学、豫章师范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阳学校等11所院校,围绕“红色家书”与“英烈故事”,通过歌舞、诵读、走读分享等多元艺术形式沉浸式演绎,将红色记忆与精神力量通过舞台艺术具象化呈现,让尘封的红色家书在舞台上“活”起来。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选送节目《读一读红色家书》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选送节目《英雄》

《瓷都红色星火代代传》《山河不会忘记》等节目,通过诵读与情景演绎,让红色记忆与精神力量通过语言艺术直抵人心;合唱《归来》以悠扬旋律唤醒红色记忆,用歌声传递对英烈的缅怀与敬意;舞蹈《活着1937》《映山红》《半条被子》《十月·记》以有力肢体语言,艺术化呈现先辈冲破黑暗、追寻光明的奋斗历程。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选送节目《活着1937》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选送节目《山河不会忘记》

景德镇陶瓷大学选送节目《映山红》

景德镇陶阳学校选送节目《瓷都红色星火代代传》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选送节目《半条被子》

景德镇陶瓷大学选送节目《致敬功勋模范 强国复兴有我》

豫章师范学院选送节目《归来》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选送节目《丹青染就七十六,青年共谱中华图》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选送节目《十月·记》

景德镇市陶阳学校选送节目《捍卫蓝天的利剑》

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是夯实文明根基的生动实践,此次巡演以艺术为桥,将思政教育融入生动演绎,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高度契合,有效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入人心。

陈小林接受采访 

党委书记陈小林在接受江西广播电视都市现场的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巡演是一场“行走的大思政课”,通过丰富的形式重塑英雄形象、讲述英烈故事,引发学生心灵共鸣,实现启智润心的浸润式教育效果。我校承办此次巡演,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景德镇学院的认可。学校始终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运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人才培养、成人和成才、教书育人相结合、使青年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此次巡演,让青年学生在聆听红色故事中筑牢理想信念,在感悟英雄的故事中增强成人成才的勇气和决心。我校选送的作品中瓷乐《送郎当红军》既体现了学校在陶瓷文化传承和保护创新中的特色和优势,也是“艺术+思政”育人模式的有益探索。

观众鼓掌

大家纷纷表示,巡演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单向输出模式,泛黄家书中的信仰、英烈故事里的初心直抵人心,让大家在视听共鸣中读懂革命精神的重量,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也深刻认识到要把英烈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续奋斗。

据悉,本次巡演线下表演与线上直播同步进行,在央视频、江西都市频道、江西省教育厅官微、景德镇学院视频号、抖音号、湖南经视、重庆卫视、陕西卫视、搜狐网等省级媒体30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在全平台播放达千万人次,评论区留言积极,互动活跃,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编辑:廖翊君/一审一校:李婷婷/二审二校:胡铂/三审三校:赵雪政)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新闻网

赣ICP备05000937号-2